• 营业时间

    AM08:00-PM22:00

  • 7x14小时在线客服

    400-880-9518

> 资讯中心 >国际搬家>移民政策 > 仰融,何许人也 讲述金融奇才背后的故

仰融,何许人也 讲述金融奇才背后的故

内容来源:海龙国际搬家公司 更新时间:2012-3-7

    >>>进入搜狐出国频道

  当今汽车金融界,仰融绝对算得上一号新闻人物;拿外人的钱,造自己的车,让别人说去吧!

  就在一年前,一个在汽车界、金融界传奇的敏感人物,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宏伟计划,这个人就是仰融。2009年的那个夏天,出走美国的仰融意欲再次回国,二次造车,计划十分宏大: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成300万辆产能的整车生产基地。而在中国,仰融计划一期投入400亿-450亿元人民币,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产能基地。仰融还给地方政府开出了前所未有的诱人承诺――“831111”: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元,税收1000亿元,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对于这个计划,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漫画般的景象:梳着背头的中年仰融,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仰望星空,思念故乡,眼前是一片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蓝天。无庸置疑,“浪子归来”的身份效应及其二度出手的宏大气魄,使仰融回归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显得神秘而离奇。现在,这层神秘面纱正在逐渐剥去。

  大起大落

  对于了解上世纪最后10年的汽车产业发展历史的人来说,仰融本身就是一个传说;在仰融的前半生里,大起大落,有着太多的不安分,也有着太多令人艳羡的光环。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鳄,在2001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他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祖籍安徽,出生于1957年江阴市北国镇的仰融,原名仰勇,自幼和4个兄弟过苦日子一起长大;初中毕业后,仰融做过厨师,承包过商店,还有过在江阴市外贸公司的经历;仰融上过越南前线,头部受伤,并且被敌人打断了腿,三进三出手术室后,他大难不死,仰融说,越南战场回来,他开始珍惜而又藐视地看待生命。虽然仰融何时改名并不得而知,但是有如他叫仰勇时勇往直前般,改名为仰融的他,人生际遇亦因金融开始风生水起。

  1989年,仰融借款400万元,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做华博财务的公司。五六个员工,简易的条件,简单的拆借资金业务,但在这里,仰融却积累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桶金。

  1991年,在金杯汽车股份制改造出售股份无人响应之际,仰融主动上门收购,以1200万美元买下金杯汽车40%股份,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在经过换股后,仰融的持股比例扩大到51%,成为该公司的绝对控股方。自此仰融的名字就与汽车联系到一块了。仰融,又通过巧妙的资本运作,控股金杯,再“左兜换右兜”将股权移至新注册的公司名下,1992年华晨汽车成功实现在纽约上市,开创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在金融资本的支持下,在仰融和其团队的韬略经营下,华晨汽车一方面借力科研力量搞自主研发,一方面计划与宝马、通用、丰田等“五朵金花”通力合作,华晨汽车发展如日中天。同时,仰融染指多个行业。2002年,华晨系麾下上市公司5家,总市值一度达到240多亿元,还控股130多家公司,俨然成为一个“金融实业帝国”,短短十年时间,仰融一步步攀登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然而,正当仰融统治下的汽车与金融帝国发展到最辉煌的时候,仰融做出了一个让他懊悔终生的决定,华晨与英国罗孚于2002年达成合资协议,华晨出资将罗孚搬到中国宁波来,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一次在国外老品牌前面充当救世主。然而,也是这一事件成为仰融与地方政府产权之争的导火索。

  在仰融看来,他的部署并无不妥之处:“华晨投资5亿参与罗孚项目,日后必然能够得到数倍的投资收益;5年后宁波大桥建成,将极大解决上海至宁波交通堵塞问题,只会赚不会赔的。”但是,站在辽宁省、沈阳市的角度看,仰融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掏空华晨汽车,让华晨汽车为他在外省的项目输血,这些都使得一心想发展汽车工业的辽宁政府不可容忍。

  2003年3月21日,华晨汽车在英国宣布与罗孚合资的新闻。就在合资宣布一周后,辽宁省紧急成立接收华晨资产工作小组开始全面清查核查、接收华晨资产。5月,仰融飞到山西五台山求神拜佛。随后住进了上海瑞金医院。月底,以旅游护照悄然赴美不归。6月18日,在地方政府的授意下,华晨汽车董事会解除了仰融的公司主席、总裁等职务,理由是“不恰当地做出与基金会的业务方针相违背的业务决策,并因而不能顾及本公司股东的集体利益”。

  身在海外,仰融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其直接诉讼争议标的达2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产权纠纷案。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无私”,他甚至签署委托书,宣布将法律确认之应得的华晨资产全部捐献给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或慈善机构。

  4天后,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发出全球通缉令,正式批捕他。后来,仰融又在百慕大和美国联邦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分别起诉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仰融在此役中正式败北,只得安心蛰伏于国外。当时心灰意冷的仰融公开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做与汽车相关的行业,仰融进入了他人生的低谷。

  东山再起

  岁月荏苒间,仰融年龄已五十有三,仍不改重回汽车江湖的梦想。不得不承认,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最突飞猛进时代崛起的仰融们,虽江山已改,但气势仍在,这几乎也是仰融时代所留下最为珍贵的时代背影。

  远避美国后,仰融并没有从此销声匿迹。在美八年,仰融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与辽宁的官司。“我想要的只是证明自己的清白”。

  第二件事情是仰融和其忠诚的旧部进行了一场香港上市公司远东金源(1188.HK)的保卫战。“这是我们以后开展事业必须留下的平台。而且,合法地拥有香港上市公司,也能证明我的清白,要知道,如果上市公司董事长有任何法律问题,都不能在上市公司中任职。”此时,能够静下心来的仰融开始了他的第三件事――总结过去华晨的上市经验,以及自己擅长的资本运作手法,着手研究一套名为“亿加乐俱乐部”的金融模型,并最终获得了美国颁发的国家级金融模型专利。

  仰融的第四件事情就是重启自己的造车梦想。不久,这样的机会终于到来:在得到与国内有关方面“关系缓和”的信号后,2008年5月23日,仰融通过其香港的上市公司“远东金源”以400万元人民币购得吉林一家以采矿为主业的公司――吉林晟世的全部股权。作为在国内的新支点,仰融开始酝酿对汽车产业进行投资。

  仰融觉得,全球汽车业包括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源短缺等带来的汽车产业新能源革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尤其,有了更多金融操作思路,此时,整合全球汽车资源,造新能源汽车是留给他切入汽车行业最后的机会。

  于是,仰融在美国迅速召集旧部,吸纳新人,开始二次造车。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仰融完成了与FEV公司的动力总成谈判,并签署了高额的合作合同。德国FEV是世界三大权威内燃机研发机构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内燃机研发领域的领头者,主要从事发动机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与发动机相关的检测设备等。

  2009年6月,根据仰融的《汽车项目书》,一个横跨美、中两国的汽车公司将应运而生:在美国,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产能。在中国,仰融的团队正与国内至少5家地方政府就项目引入、选址等问题进行洽谈,作为回报,他承诺未来8年将为当地政府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即所谓的“831111”计划。中国项目一期计划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基地。为了证明此计划并非空谈,在项目书中提到,2012年首款车型上市。

  该计划不久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并无偿得到3万亩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多项税收减免政策。中国和美国的汽车业务由仰融在美国的公司掌控,他为这个新公司取名“正道”汽车公司,擅长资本运作的他,在美国远程遥控自己的团队完成中国项目的管理、海外运作、融资等事宜。在全盘托出他的新计划之后,仰融仍不忘展现其一贯的惊人气魄――要在3年后超过自己曾经创造的辉煌。

  撮合功力

  不过,只要简单梳理一下仰融自2009年6月高调抛出“回归”计划以来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这个资本运作高手的“撮合”功力。2009年6月,习惯造势的仰融先以回归造车的宏大计划,在国内找到对二级市场影响很大的财经媒体放出风声。调子亦如当初的高――以庞大的造车计划轰击国内匮乏新闻的车市淡季,然后在业界一片哗然之际大言“回归”,并声称自己将在汽车这条道上“走到黑”。

  事实上,在仰融这个宏大的回归计划之初,尽管把全盘计划讲的很细,甚至还有具体的时间表,但对具体的项目实施进展却避而不谈。当他的计划在国内外甚嚣尘上之后,仰融才开始在产品、资金和技术合作方等关键问题上有所动作。

  从当年通过资本运作入主金杯,再到其在中华轿车项目中表现出来的不走寻常路,仰融的资本运作功力的确无人能出其右。而此次,一如当年,仰融对于新闻和造势的精准拿捏。仰融只是在有意无意间反复提及自己的项目运作功力,再加上所投资项目选择的是当下国际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使其回归投资汽车项目在选址审批和对于资金吸纳方面更容易“俘获人心”。在仰融公布了庞大造车计划后的半年时间里,仰融旗下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香港远东金源,股价半年内上涨462.5%。这意味着作为远东金源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的仰融,身家在半年内上涨了462.5%。

  实际上,花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投资移民项目是支撑仰融惊人的造车计划的一支重要的资本之翼。按照仰融的计划,正道汽车的阿拉巴马项目将美国的EB-5移民计划与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投资人向此项目投资50万美元,并通过美国移民局对投资者的个人审批,便可获得美国绿卡和永久居留权。五年后,如果投资人想退出项目投资,正道汽车将返还给投资者等值香港上市公司(正道汽车:1188.HK)股票。6月1日,该项目已经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批准。今年其旗下的移民机构ACFI的目标是要从全球吸引2000名投资移民,按照每个名额50万美元的收入来算,这将给正道汽车带来1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

  “先使美国市场上的项目立足,站稳脚跟,进而实施国内项目才能使仰融和国内市场对其又信心。”一位汽车分析师认为,眼下中国政府部门可能对仰融回归还抱着一种谨慎的态度,先在国内搞零部件配套项目,通过返销,代表的也是老牌美国市场的检验,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同时,由于仰融个人还没准入进入国内,又使国内项目平添微妙,先把事情做起来,对双方都有利,个人问题需要到合适的当口再解决。

  “我想这样一个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都引领世界潮流的好项目,人民需要它,所以国家应该不会计较是否与仰融的名字有关。”仰融此前也毫不掩饰他的这一思路,“退一步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使中国项目遇到问题,美国项目也会照常进行。”

  听起来太神奇了,这就是仰融及他对涉足行业的超大影响。对汽车产业界而言,过去的10年属于仰融。现在,仰融又回来了。他再次指挥着一支由许多老部下组成的员工队伍,行踪诡秘,“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点,资100亿美元,跨越中美两地造车400万辆”的计划气势逼人。

  悬念横生

  如今,时间的年轮走过了一年。仰融的“二度造车”计划也开始梦想照进现实。今年6月9日,仰融的“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大型说明会在北京举行,正道汽车公司正是曾经一手缔造华晨汽车的仰融回归产业二次造车的载体。这是备受关注的美国正道汽车公司联合美国投资移民中心,首次公开在中国路演。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具有独特的融资模式,通过国际融资,建立一个新的绿色工厂,这个绿色工厂可以翻版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并推动全球的绿色产业动起来。

  但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是,一切是否真的如仰融描述般那么美好呢?面对业界的疑问,仰融旗下正道汽车的造车团队借“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大型说明会”的机会首次面对国内媒体,详细阐述了正道汽车的造车计划及融资路径。只是这场看似对质疑声的申辩,却给业界留下了更多待解的悬念。

  在“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的北京说明会上,其背后的掌控人仰融依旧没有露面,代表他走到台前的是正道汽车总裁王川涛。据王川涛宣称,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的生产基地将建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目前公司已与世界各著名汽车开发商及生产设备供应商签署协议,阿拉巴马生产基地将于2013年投产,一期工程实现年产30万辆,2016年实现60万辆。在王川涛眼中,正道汽车的造车计划可谓“完美无瑕”。但是,在看似完美的表面下,诸多疑问却接踵而至。

  首先,当仰融再度祭出其长袖善舞的融资计划时,面对的却是越来越多的质疑。与国内有关方面已经“关系缓和”,但如何才能洗白“通缉身份”实现真正的回归,是仰融首先需要直面的一道坎。但截至目前,也仍未有相关部门公开对仰融身份有个清楚的说法。不过,即便撇开此不说,在国内新建汽车投资项目,需要按汽车产业政策和2009年初出台的振兴规划逐步实施。而在汽车产业整形规划鼓励国内汽车业兼并重组“做减法”的当下,建新厂的审批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2004年6月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内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要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新建乘用车、重型载货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应包括为整车配套的发动机生产。

  其次,中国政府对新能源车的主要扶持方向是纯电动车,根据最新的补贴政策,纯电动车可以享受6万元的补贴,但混合动力却只有3000元的补贴。正道汽车规划的天然气、汽油和电力三合一混合动力技术在政府扶持力度方面并不占有任何优势。对此,王川涛的解释是,正道汽车的混合动力可以任意改变天然气、汽油和电力之间的配比,甚至可以轻松改造成天然气、汽油或者电力、汽油的混合动力。但有业内技术专家认为,王川涛的这一说法对于严谨的造车技术而言,多少有点天马行空。即使正道汽车将天然气、汽油和电力三合一混合动力技术引入到了中国,消费者要想给自己的车“充气”也并不容易。按照王川涛的设想,正道汽车会说服现有的加油站同时增设充气站。但殊不知,这将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协调和博弈。

  再次,目前仰融造车的资金来源就有问题,它通过移民投资获得的资金来源本身就不可靠,而且作为一个整车企业,虽然在暂时的技术上可以采用拿来主义,但后期还是需要跟进的,这批人才从哪里来?更何况,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它的品牌也没有任何优势,而且渠道也没有,无论是卖给中国还是美国市场目前都不成。想要顺利达成这一目标,仰融造车仍旧任重而道远。

  不管怎样,仰融的“二度造车”融资计划已经开启。谜一般的仰融,正在引出更多的悬念,无论是拥趸和质疑者都对仰融个人抱有一种既期待又质疑的复杂心态。

  最终赢家

  的确,仰融造车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悬念与疑惑,但他毕竟是全球第一位运用国外游戏规则操作的中国人。毕竟仰融的这个计划到目前为止还都是在美国运作,而且运作的方法也都是合法的。目前大家都喜欢以一种模式来看待仰融造车,如果不是这种模式就会被认为错误,实际上包括比亚迪、吉利,甚至奇瑞,都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曾经的李书福、王传福也没有能够预料到今天能有如此好的成绩,那么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仰融就不能做到呢?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为这种勇气和胆识而给些肯定与掌声呢?

  虽然仰融或许不被认可,但是、没有多少人比仰融更热衷于资本。 仰融的阿拉巴马项目的确是一个创举,能把移民、投资、汽车、港股融资、A股并购、美国州政府、中国地方政府、新能源、油汽电混合这么多元素融合起来,揉成一个项目。为造车计划提供了资本翘板;中国内地省市追逐仰融的投资造车项目,并竞相给予资金、土地、政策支持;仰融位于香港的上市公司远东金源股价飙升数倍,资本效应被进一步放大。

  同时,中国内地省市的支持、仰融自身资本实力的提升,反过来又刺激了移民需求者,让他们更放心的将大把的美金投向仰融位于阿拉巴马州的移民项目。这也正是仰融此番资本运作的玄妙之处。利用投资移民者的钱运作项目,待5年之后,再将上市股票进行增发,用股票投资者的钱归还投资移民的钱款。仰融实际上只需付出很少的前期投入,即可借助资本运作实现自己的“造车梦”。

  如此为之,一个由仰融掌控的、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资本“怪圈”产生了,仰融那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的造车计划这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831111”公布之后,仰融得到了令他满意的答复。借助庞大造车计划,仰融回归国内的步伐正在加快。2010年初,仰融通过旗下企业与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签署整车开发和设计协议,收购国内锂电池制造商佳倍思,并在天津注册成立了正道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作为其在国内进行新能源汽车项目运作的平台。

  据了解,正道汽车目前已锁定了四家A股上市公司,国内的生产基地也基本选定,6月下旬,传出最新消息:即将揭开面纱的首个A股借壳平台正是坐落于山东烟台的新潮实业(600777.SH)。在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正处于内讧阶段的新潮实业或将迎来新的实际控制人,仰融旗下正道集团CEO王川涛日前表示,收购相关事宜推进顺利,但是基于保密原则,他不能透露详细情况。

  事实上,不管这项庞大的造车计划未来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仰融走对了复出之路,并成为最终的赢家――因为热衷于资本运作的他,的的确确是得到了一个不断循环、壮大的资本支撑。“目前国内股市欠佳,楼市投资也转淡,众多热钱需要新的投资途径。仰融选在这个时候推介阿拉巴马项目,可谓掐准了时机。”一位资深业内专家说道。

  仰融“二度造车”的未来究竟如何?或许只有仰融曾经背诵过的一句莎士比亚名言可以揭示:“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

(责任编辑:许晓书)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对我司"仰融,何许人也 讲述金融奇才背后的故"的出国搬家服务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司专业为留学生、移民人士等提供出国搬家到世界各地门到门服务,服务于中国全境。
如果您有此需求,可以直接点击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