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表示将重新考虑大学招生中的“平权法案”消息一出,引起大纽约地区的华人家长和学生们的积极响应。有家长认为,“平权法案”已失去当初意义,华裔应如犹太人般为教育而战。
“NBA(微博)比赛的球员大部分都是黑人,却没有人说要匀一匀”。一位孩子在上高中的家长刘先生这样说。“因为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华人的社区更加注重教育,读书也成为华裔小孩擅长的一个游戏”。刘先生表示,当年提出“平权法案”是为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让少数族裔能够公平的受到高等教育,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法案反而成为阻碍“平权”的绊脚石。
亨特高中华人家长会会长王小良表示,同样的起点,却遭遇不同的待遇,给许多亚裔孩子带来困惑。虽然常常听说招生不公平的现象,可由于录取一名大学生除了看成绩方面,也要从社区服务、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来考量,很难去说到底这个孩子是不是因为族裔而被拒绝的。他拿犹太人来举例,犹太裔人口占美国约2%,还不及亚裔人口多,但哈佛的学生中,犹太学生占了25%,亚裔占20%。早在1920~1930年间,常春藤学校中犹太裔学生已达到20%~25%。当时有的学校想限制犹太裔学生录取比例,但遭到犹太人的强烈抗议,所以也并未成功。
据了解,第一个考量学生“品格”和“领导力”等因素的“招生办公室”就是1910年代纽约哥大为了抵制高达40%的犹太学生而设立的。这些非常具有主观色彩的素质评价很快见效,到了1921年,哥大的犹太学生比例被压到了22%。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也纷纷效法。虽然这套系统在二战后经过平权行动被用于扶助弱势族裔效果显著,但是否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还有待商榷。
同时王小良也担心,华裔学生过度注重课本知识而忽略其他也是今后发展的隐患之一。他介绍,在亨特高中本学期招收的200多名新生中,有80多名都是华人小孩。对于还在上小学和初中的小孩,录取标准也还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考虑因素。但由于亨特是一所“天才学校”,所以许多被家长强迫参加补习班而考进的学生上到九、十年级时就会有跟不上的现象。(记者:黄峰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