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临时主编马钊
十年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由于本科英语专业的缘故,硕士论文选定清代中西交流。新世纪伊始,加入海外留学大军,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专攻中国近代城市史和社会史,尤为关注近代城市结构变迁和下层妇女的生活体验。
几番春秋寒暑,获得博士学位。屈指一算,求学路漫漫,仅比抗战少一年。现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并在中美两地从事研究和教育交流的工作。
■组稿手记
上半年在北京与一些朋友闲聊,聊起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其间少不了讲一些海外高校的逸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报社的编辑先生提议将我所了解的美国学术制度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大众,我于是欣然地接受了这个提议。
我邀请好友、南卡洛莱纳大学语言文学系助教授郭劼博士加盟撰文,共同完成了一版文字,对美国学术体制中的若干环节走马观花一番,希望能对国内的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美国的招生制度:TOEFL和GRE分数只是一个基本门槛,是初选的基本指标之一。看重的是申请者综合素质及研究潜力
中国考研:以一场考试的成绩好坏来下注
“众里寻他千百度”:给申请者更多的自主权
走在国内的校园里,两个名词热腾腾扑面而来:“考研”、“考博”。这两个词形象地描述了国内硕、博研究生招生环节的关键,攻读学位的第一关就是考试。几张试卷答下来,有人“上天”,有人“入地”。说来简单,也很残酷。由内而外地推论开来,很多人把国外研究生录取也简化成了两个词:“考托”(托者“托福”:也,也就是TOEFL)、“考G”(G者GRE也)。但实际上TOEFL和GRE分数只是一个基本门槛,是初选的基本指标之一。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它们起到的作用可以说并不那么重要。换句话讲,教育到了博士阶段,培养的是研究人才,讲究的是创造性、思辨性等综合能力,而考试并不能全面反映这些素质。如此说来,美国研究生录取过程中,还有哪些因素起作用呢?
决定录取的因素很多,比如,申请者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获奖情况、本科成绩、推荐信、自我陈述、写作样本等等。在这些因素中,获奖情况及本科成绩体现的是一个人过往的、较长时间内的综合记录及收获。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在进研究生院之前都会有足够的时间证明自己,绝不像国内考研一样,以一场考试的成绩好坏来下注。
对于人文社科学生而言,写作能力至关重要。研究生入学申请材料中,自我陈述和写作样本都是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东西。其中,自我陈述要求学生在有限的篇幅中点出自己最闪光的地方。这些陈述多种多样,但可以看出,学业并不是他们唯一强调的东西。比如,一名申请医学预科的学生可能在自己的陈述中详细描述自己在国外做访问学生的经历,以强调自己的跨文化背景,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众多的国家,这样的跨文化经验在学生今后的医学生涯中会发挥重要作用。再比如,有些公共卫生或社工专业的申请者会在陈述里一一列举自己参加过的社区服务和自愿者项目,以展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及积累的丰富经验。学生是聪明的,他们这样写,实际也反映出这样的经历在录取委员会心中的分量。
写作样本同样体现写作能力,同时,它也呈现了学生立题、分析、组织、阐述的综合研究能力。如果说本科成绩及GRE成绩只是以分数的形式来证明学生的水平,那么,写作样本就以一种鲜活、直接、综合的方式把学生的研究水平及潜力展现出来了。在我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往往也有这样的情况: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不善言谈,在课堂讨论中较为沉默,因而没有立即引起大家注意;但如果他们提交的论文很有见地、内容翔实、文采横溢,在学期第一次提交论文之后,这样的学生就会在老师眼中闪亮起来。也就是说,论文给了这些学生一个凸现自己的契机,也给了教师一个认识学生才华的机会。 那么,在这么多因素中,究竟什么最终决定了录取?应该说,所有这些因素中,没有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录取委员不会只看重其中的哪一点,而是从各个方面综合地考量申请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录取委员会只是平均地看待这些方面。如果一名申请者本科成绩不算突出或GRE偏低,但在专业方面具有出类拔萃的才华,也可能获得赏识,从而被录取。总之,录取委员会看重的是申请者综合素质及研究潜力。以上指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并不是绝对客观的,所以录取者有时也会看走眼。但由于他们能够从多方面对申请者进行观察,多数情况下对学生最终能够择优录取。
很重要的是,这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不是单方面的,不仅是学生在努力寻找学校,学校也在千方百计“众里寻他”。由于学生可以同时向多家学校提出申请,一旦作出录取决定,录取委员会就会开始担心学生会有别的更好选择而不愿来,这个时候,招生者和学生之间的力量平衡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教授常常会向被录取者发出恳切的邀请,努力说服学生,大谈自己学校的好处,有时甚至会发动本系在读的学生加入这个“游说”行列。而多家录取书在握的学生则会仔细权衡应该去哪一家,有些被录取的学生还会专程飞到这个学校与教授及在读学生面谈,以求作出最好的选择。所以说,一名学生最后去了哪个学校读研,很可能是双方互相考量的结果。相比之下,和国内考研者面对招生学校那种“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境遇相比,美国的招生制度给予申请者更多的自主权,也给学校一个更宽广的平台选拔人才。
美国文科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去作自己真正有兴趣的研究,在跨校交流中找到导师
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严重缺憾:缺乏流动
开放的容器:像活水一般流动的教育
就读国内高校人文或社会科学专业,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上课和论文写作等都在本校范围内解决。导师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决定学生的研究题目和写作方向。美国研究生院文科学生培养制度与国内区别很大,与美国理工科也迥然不同。文科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没有理工科那么紧密。理工科教授招生往往依靠自己的研究经费,因此与学生之间有着类似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而文科教授多半不用自己去申请经费养学生,学生也就没有义务为“老板”干活。这样一来,和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去作自己真正有兴趣的研究。尽管有的文科教授会给学生建议甚至指定研究题目,但不少研究生有自己决定研究主题的自由,有些人的博士论文题目甚至会与教授的研究毫不相干。在我博士阶段就读的系里,学生甚至没有明确的、一对一的导师,因此,和系里其他学生一样,多年以来我一直处于无拘无束的“放羊”状态。学术兴趣上的极大自由必然使得部分学生的课题与系里教授的研究相差极远。这样必定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如何得到专业上应有的学术指导?
首先,研究生培养前几年的“课程”阶段,学生可以全校性选课。这样的话,如果在自己本系没有与自己兴趣相似的老师,学生也可能在别的系找到导师。有时,同处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几所学校会定下协议,允许学生跨校选课、跨校借阅书籍。比如,同处波士顿剑桥的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就有这样的合作。我自己就读的系则允许甚至极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到美国其他地区的学校乃至国外(比如欧洲)的学校选课、访问、作研究,不少人正是在这些跨校交流中找到导师的。 此外,我们系除了给自己的学生机会走出去,每年也会接受若干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生,比如,来自法国高师、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泡吧、泡咖啡馆、分租房子,不仅在学术场合,也在日常交往中互相影响,在系里形成了小小的文化多样圈。比较起来,国内研究生培养中,学生虽说不是完全没有流动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在有些学校,不要说跨国、跨洲的交流,即使是到邻近大学访问、选课,都是困难的。眼界对于人文学生而言,至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流动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缺憾。
美国研究生教育中,流动的不仅是学生,作为大学资源重要部分的教授,也是流动式教学的一分子。同样以我所在的系为例。我们系除了自己的核心教授之外,常年聘请外系及外校的兼任教授。本校外系的教授不仅开设跨列到我们系名下的课程,也经常参与系里各种学术活动。外校(美国国内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兼任教授有的会来开一个学期的课,有的则在短时间内作一系列报告。不论是哪种形式,都丰富了本系学术活动。除了兼任教授外,系里的专职教授每学期还会从世界各地邀请教授来做单个报告,或组织专题会议。应该说,在这一类型的流动上,国内不少高校近些年来有了很大改进。
总之,美国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像活水一般流动的教育。大学成了开放的容器,学生和教授在其中自由流动。学生不仅能从自己学校的人、物资源获益,也能从别的学校以及来访者那里获得学术上的好处。
美国招聘毕业生:要全面评价申请人的科研教学,也要在意个人气质和社会活动,没有量化指标
国内高校量化科研成果:做法弊端甚多,在博士生应该“吸收”的时期,迫使他们“付出”
如何包装:重视申请人的“上升空间”
记得初到霍普金斯大学的时候,办完一切入学手续之后,系秘让我站在一排书架前照了张半身标准相,像片就放在系办公室外面的公告栏里,一同开列的是所有在读博士生的照片。在以后的岁月中,每到新学期开始,系秘都要将公告栏内的照片作一番调整,取下毕业的,换上新入学的,真所谓“辞旧迎新”。开始的几年也没有十分留意,后来逐渐发现,照片中有些面孔仿佛生根发芽,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若干年下来,甚至有些博士生在系里呆的时间比一般的教授还要长,的确是久历风雨。放眼校园,经常可以在图书馆见到念了八九年的“资深”博士生。且据小道消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上最有马拉松精神的博士生,曾经在校读书十余年。虽然不太清楚这位仁兄(或者仁姐)是否真的存在,但是学籍注册办公室还真的出台了明文规定,要求博士阶段最长不得超过10年。我想这个政策就是要对付一批兄弟姐妹们那种把“牢底坐穿”的勇气和实践。
由此可以看出,与国内比较通行的博士三年毕业的制度不同,美国高校博士阶段学习没有固定时限。短则四五年(如理工科专业),长则六七年(如大多数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我曾经和一位教授谈起博士求学的艰苦,他说读书可以读得丢个把老婆。说此话时,他的表情诚挚,看来不完全是戏言。长时间的博士学习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论文写作的进度、导师意见、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等等。不毕业的另一层考虑就是毕业以后的出路,换言之,如果不能把自己包装得八面光鲜,那还不如再闭门磨炼。正像我的导师告诉我的,毕业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特别是文科的,毕业的主要去向是高校和研究所。这些地方在招聘毕业生时,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侧重,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全面评价申请人。所谓全面评价,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全面评价申请人的科研教学等“硬件”环节,学校要求申请人提供一整套个人资料,包括个人简历、成绩单、推荐信、教学评定、拟定教学大纲、毕业论文部分章节等。第二方面主要是“软件”环节,主要是个人气质和社会活动,这主要通过校园面试等近距离接触来考察。或许可以说,只练不说的“科学怪人”和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都不是用人单位的首选。 全面评价的最后一条就是没有量化指标,比如学校对新出炉的博士没有出版要求,这和国内通常要求的博士学习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文章的规定截然相反。换言之,一篇观点新颖、论证明确、资料翔实的博士论文,足以证明申请人的研究能力,也能够保证未来的出版成果。借用炒股的语言,招聘是做长线股,看的是上升空间。只要赌定是个潜力股,就不必在意短期收益。
越是知名学校,越重视申请人的“上升空间”。以中国史招聘为例,每年都会有一个“明星级”毕业生,一举拿下多个学校职位,成为争相礼聘、炙手可热的人物。可是有意思的是,看看这些明星毕业生的简历,出版一栏几乎是空白,但是再看他们的博士论文,绝对是耳目一新。评价国内高校量化科研成果做法弊端的文章很多,借用同门师兄王笛教授的一段话,“发表论文的规定,在我看来实际上不但没有提高博士的质量,其结果是适得其反。这种办法其实是舍本逐末,在博士生应该‘吸收’的时期,迫使他们‘付出’。由于学习期间缺乏积累,这些博士毕业后当然缺乏创造性研究的潜力。”
美国学术职位招聘:最终的人选需要全体表决
靠暗箱操作,或者靠走“上层路线”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大
面试攻略诀窍:多吃巧克力、多喝水
美国学术职位招聘大约分三步:初审、会议面试和校园面试,这是一场“考验意志品质”的车轮大战。系里曾经为所有准备毕业的学生开过求职辅导会,会上说整个求职过程大概要占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初听不以为然,自恃武功高强,可是果真经历一次,才发现当初的豪言壮语不过是无知者无畏。面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写到这里,总是想起媒体经常报道的每年国内毕业求职的火爆场面。毕业生像赶集一样奋勇争先地向招聘单位代表的手中投递简历,或者是牢记“温良恭俭让”接受各种提问,还有就是祈祷冥冥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帮助自己“鲤鱼跳龙门”。在美国求职(大学教职),也决非易事,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绝不过分。不过这里使用的一套面试招聘程序,更制度化,还多少带有一点人本精神。
一般在公开招聘信息之后,用人学校会收到大量的求职申请。以中国史专业为例,平均算来每个职位的申请者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系内已经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组成招聘委员会,负责从众多申请材料中挑选八至十人。通常情况下,背景好、毕业论文题目新颖、具备研究教学经验的申请人会在此轮胜出,获得参加会议面试的机会。
会议面试主要在学科年会期间进行。收到面试通知的申请人该要自己破费一点银子置装、出行、住店,到会议地点接受招聘小组的问询。这种问询有些在招聘小组下榻的酒店客房里进行,有些是在临时租用的会议场地上进行。申请人走马灯一般,穿梭于各个面试小组之间,一次面试大约四十分钟,我见到的高手级人物一天可以转战十余场,由于没有时间休息,只能靠红牛补充能量。应该说这里的主动权完全在用人单位的手中,问题主要包括研究专长、教学背景等等。申请人只能被呼来唤去,不管多么辛苦和疲劳,也要满脸堆笑地,极热情、极主动、极富感染力地应付招聘小组的每一个问题。 会议面试之后,三至四名申请者有幸入围下一轮,即校园面试。到达这一阶段,申请人有了一点主动权,因为能进这一关的都是学校基本中意的人选,学校一方面要深度考察,一方面也要尽力展示自身的优厚条件,保证最终相中的人选不会转投他人门下。与会议面试时的申请人自费参加不同,校园面试的所有开销由学校负担。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包括飞机票、宾馆、出租车、餐饮等等。可以想见,举行一次校园面试,三四个申请人的所有费用加起来,万把美元就哗啦哗啦地出去了。
参加校园面试好比一场艰苦的拉力赛,重头戏是学术报告,申请人要在不超过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将自己研究的主题、框架、方法、观点、材料、理论、意义、进展情况以及未来研究设想向全系教授讲清楚。自我陈述之后是大约一小时的提问时间,申请人要面对来自不同角度的提问。如果学校重视教学,一般还要安排申请人做一次试讲,题目自定,听众主要是系里的教授。接下来就是与院、系领导单独会谈,听取有关学校和系的介绍。
对申请人的考察不仅包括研究潜力和教学能力,还有社交和个人气质等方面。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教授们要挑选一位长期共事的同事,谁也不愿意将职位给予一个性格孤僻、举止怪异的人。这种个性考察一般是通过宴请、参观、交谈等方式进行。对于申请人而言,校园面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一举一动都被多少双眼睛所注视。记得我面试的时候,从纽约的牛排大餐到路易斯安娜的海鲜,从密歇根的高级日本餐厅到布法罗的烤鸡翅,吃得的确是不亦乐乎。不过纵使满眼风光、满桌佳肴,都要牢记自己身在战场,不可懈怠,一着不慎,可能满盘皆输。一位学友前辈曾经传授经验,校园面试的诀窍是多吃巧克力、多喝水。巧克力能保持精力充沛,喝水能多上厕所,只有在厕所里申请人才能躲开审视的目光,享受片刻休息。
校园面试结束后,全系教授投票,将录用通知发给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在这样的公开、公正招聘程序下,无论是校领导还是系里的招聘委员会,只有推荐权,没有决定权,最终的人选需要全体表决。即便是师出名校名门,也要经受考验。如此这般,靠暗箱操作,或者靠走“上层路线”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大。同时,招聘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申请人可以充分了解未来工作的单位和共事的同事,对自己的前途有清楚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