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硝烟尚未尽散,出国留学的热浪已然掀起。出国留学的诸多选择中,美国大学往往是国内学生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因为美国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因为美国的高等教育确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而远隔重洋,以“中国眼光”看待美国大学,却难免种种的想当然乃至误解,这其间的差异引人思考。这也正是《解放周末》日前独家专访正在北京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禾的缘由。
一、关于文理学院和职业教育
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可能非常出名,但走进美国校园,你会发现,它们都处于校园的“边缘位置”
解放周末:美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您1990年获得哈佛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美国多所大学,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您感受到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刘禾:说到不同,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文理学院”的理念和建制,它在美国高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毫不夸张地说,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最引以为豪的精髓。
比如,我们走进任何一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重要建筑,往往就是文理学院。比如伯克利加州大学,大门一进去,正对的楼,是文理学院下属的英语系,斜对面的楼是历史系、比较文学系,还有文理学院其他的系。无论是在哈佛,还是在其他常青藤大学,文理学院都占据校园最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位置。
解放周末:在人们的印象中,哈佛法学院、商学院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哈佛应该也以它们为荣。
刘禾:哈佛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和政府学院都非常出名,但是当你走进哈佛大学的主校园时,就会发现,上述学院都处于主校园之外或“边缘位置 ”。很少看到美国的哪一所研究型大学,一进主校园的正门就是法学院的大楼,新闻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职业学院等也从来不会占据校园空间的中心位置。
解放周末:这和我们当前不少高校,法学、工商管理、金融等热门院系的建筑十分突出形成了对比。美国大学的空间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刘禾:没有任何条文规定,这是在历史的传承中不约而同、自然而然形成的。文理学院的英文是liberalartscollege。这里的 arts指的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传统中“七艺”概念———即文法、论辩术、逻辑学、算学、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美国的大学承续了欧洲大学的传统,重视广义的现代版的“七艺”,也就是文理双修,同时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
其实,把liberalartscollege翻译成“文理学院”还是不太理想。我个人倾向于把它译成“开明文理学院”,liberal在这里含有“开明”和“开智”的意思。在香港,它被译成“博雅教育”,从字面上看好像主要指文科方面的教育。
解放周末:在中国大陆,通常被称为“通识教育”,台湾也有称为“全人教育”。
刘禾:不管被译成“博雅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或其他,liberalartseducation强调的是通过教育把“人格”树立起来,塑造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这个教育理念,其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谋生技能,也不提供职业方面的训练,而是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她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的文化背景,高度的教养,道德、文化水平和判断能力的人。
解放周末:文理学院是通过何种途径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的?
刘禾:开明文理学院的本科教育内容有三大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通常不设“职业”性的专业。学生要在三大主要领域里各选一定的学分,才能完成大学本科的学习。大学四年,首先是对知识的没有界限的学习,经过一个阶段后缩小兴趣范围,对专业方面开始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说,开明文理教育不等于是在职业教育之外再添一点文史知识,更不意味着能搞点音乐、聊点艺术,就是完整的人了。
另外留学要带行李过去,如果随机托运的话,超重要找国际行李托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