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幕,高考成绩已经放榜,等待分数填报志愿也成为与考试本身同等重要的过程。这样的考试曾经是中国学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十字路口,它不仅宣告着十余年寒窗的成果,甚至也将影响每一位应试者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然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政策的放宽,如今不甘心仅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学子们有了另一个选择出国留学。短短数年间,留学已经从一个高端话题成为众多高中毕业生难以绕过的话题,在国内读大学还是出国留学,成为不少学子心中的艰难抉择。
高考报名人数下降 名校弃考留学毕业生增多
在刚结束的高考中,除了报考人数连续4年下降,弃考也成为另一个关键词。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2年,中国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300万,接近4年报考总人数的一成。这一方面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另一方面,出国留学移民海运行李也加剧了弃考现象。
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理科重点班的杨雨婷,今年高三毕业,她放弃高考,选择了出国。“如果我留在国内高考,压力很大,就算努力考上清华北大,它们的世界排名也不够高。出国压力会小不少,同时能获得更多的东西。”杨雨婷如是说。
据统计,4年间,近年出国留学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近34万,2012年预计超40万。
和过去相比,越来越多的示范高中尖子生选择弃考留学。北京市今年高考前收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部分中学名校毕业生人数上涨约40%甚至更多,考生留学规划更为理性,更加注重学校、专业与个人志趣的适合度。
北京著名的人大附中今年有近70名高三毕业生拿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基本上都是美国知名高校,其中包括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较去年增加了20多人。北京四中今年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高三学生约有70人,相比去年增加了近四成,其中九成学生被美国排名前30名的大学或文理学院录取。
记者了解到,四中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学生,年级排名前百名的毕业生约占20%。这意味着四中每年接近20名有把握上清华、北大的尖子生选择弃考留学。
北京二中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的孩子越来越多。以前出国的孩子大都是家庭条件好,但学习成绩一般的。近年来选择出国的学生中,尖子生占了很大比例。
政策放宽门槛降 各国人财并重抢滩中国生源
随着中国留学人数的连年走高,各国也看到了教育出口产业这块巨大的蛋糕。财政吃紧的海外高校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吸引中国学生前去留学成为“人财”双赢的选择。
早在今年年初,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就发布官方消息,宣布从今年起正式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并在其官方网站明确列出了对中国内地各省的录取分数线。记者注意到,悉尼大学对高考分数的要求,甚至基本与内地各省份去年的“一本线”持平。
不久前,新西兰的梅西大学也宣布,将从2012年7月起,开始接受高考成绩,考生们可以直接申请本科进行留学深造。按照惯例,新西兰的大学过去不直接录取中国高中毕业生,一般要求学生在进入大学就读本科课程前修读预科1年,达到大学所要求的学术标准后,再正式开始3年本科阶段学习。一般的中国学生需要在中国完成一年大学以后,才能就读于新西兰的大学1年级。
从去年起,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日本高校也在筹划改变学制,把新生入学时间由过去的春季改为秋季,因为中国留学生7月份毕业,即使再加紧准备,也很难赶上日本当年10月的入学式,因此往往要耽误半年的时间。这一学制方面的限制也“吓跑”了一部分不希望间断学业的学生。
2011年初,部分英国高校将学费提至9000英镑,为保住生源,英国政府同年出台政策称,年均学费在7500英镑以下的大学将有资格竞争总数达两万个的招生名额。很快就有27所大学决定将2012至2013学年本科课程的学费降至每年7500英镑以下。
各国的一系列举措,视为与中国高考对接的“国际化战略”,也将方便中国学生在高考后留学。
为孩子海外教育投资 中国家长不吝钱财
中国家长重视子女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不争的共识,为了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中国的家长可以说不惜代价。美国《侨报》报道指出,出国留学的确需要家长在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支持。目前人民币兑换美国的汇率是6.3比1,而2007年大约是7.5比1。过去5年间,大部分美国学校的学费并没有大幅提高,“按照每年学费加生活费4万美元来算,现在中国家长供一名学生在美国读书,每年要比5年前节省约5万元(人民币,下同)。”汇率的走高也更加剧了中国家长送孩子出国的意愿。
都是普通上班族的张建明夫妇在提到孩子留学的问题时表示,经济并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家里有一些积蓄,还可以跟亲戚借一些。如果教育投资能为孩子换来好的前程,我们觉得值得!”
与此同时,为了躲高考、寻捷径,中国家长也将重金砸向“洋应试”。近年来,高中国际班持续升温,呈供需两旺的火爆局面。从中澳班到中英班再到中美班,项目设置令人眼花缭乱;从5万元到8万元再到10万元,项目收费屡创新高。而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孩子就读国际班毕业后升入国外知名大学的情况、招生录取的程序,以及学校的师资,对于动辄数万元的学费,很多家长都表示并不在意、能够承担。
“即使不上国际班,孩子读高中,上培训班、请家教的花费也不少。”王霞说,女儿初中每年请家教的费用就近3万元。
高考后留学热潮引外媒关注 留学目的引争论
愈演愈烈的中学生留学热潮也引起海外媒体关注,关于留学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发展还是躲避高考带来的压力的争论也由国内媒体扩展到了海外舆论。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中国学生低龄留学增多的风潮也影响到了美国偏远地区的学校,不少非传统留学热点地区的学校也大力吸引生源。随着留学在中国日益风靡,全美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创下新纪录。绝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能支付全额学费,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共机构竭尽全力吸引来自中国的学生,而且这种情况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这对于美国的学校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尤其像远偏远地区的学校。
日本《中文导报》评论认为,中小留学生群体里,当然不乏成绩特别优异、提前参加海外名校的入学试、最终成功考上的尖子学生;但更大量的是成绩优良,甚至成绩不上不下的中等生,他们最终成功避开了竞争残酷的中国高考,在海外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些父母不问海外学校资质,只想图个留洋的虚名,没有考虑到孩子混出“海归”文凭后可能变成“海待”(找不到工作),这是不健康的社会现象。不过,经历过高考失败的父母们则很无奈,他们相信,子女若不适合中国的教育制度,家长能做的,就是以仅有的经济实力,为孩子铺一条路另寻发展。
英国《华闻周刊》也发表评论称,中国学生和家长有个普遍的误区,就是选择出国留学者不必参加高考,即使参加者也常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因为国外大学普遍实行自主招生,自主命题。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对中国教育制度从逐步了解走向逐步认可。所以,已做出国留学决定的学生也应该重视“高考分数”。对部分为逃避高考而留学的学生,也不应把留学当成高考替代品。而且,海外高校普遍实行“严进严出”政策,入学门槛高,毕业同样不容易。
小留学生问题多 专家称留学不应成高考“备胎”
近几年,中国大陆低龄化留学者的比例已占自费留学人员总数的三成左右。随着小留学生数量的激增,问题也逐渐凸显。不少留学生的父母倾其所有,甚至举债将孩子送出国门,而留学生们自己对学业毫无规划和准备,到了国外,成天和年龄相仿的中国学生在一起厮混,连语言关都过不了。有的因为觉得学业无成愧对父母,走上了打黑工或是其他歧途。
“出国留学到底好在哪里?留学的目的何在?这是家长尤其是学生一定要考虑清楚的问题。”“60后”海归博士陈先生认为,“对留学的好处既不能夸大,也不应该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因噎废食。留学肯定是有好处的:不同的文化,更加包容自由的学术环境,更先进开放的视野,但是再好的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也只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而不是成功本身。如果自己不努力,不付出,又怎么会有收获?这本来就是要量体裁衣的一件事,一要量家庭的财力,二要量孩子的能力,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有专家评价,当前中国,尤其是一些大都市和发达地区,很多家长和学子的出国心态,已经从早期的“出国就是好”开始调整到相对理性的频道上,“理性出国”取代“出国热”。一批观念理性的留学生会在学业水平、经济能力、兴趣特长、心理素质等方面做一个理性的综合,拟出一份个性化的留学方案,再做出国的决定。
专家认为,无论高考还是出国,它都需要一个长期、谨慎的准备过程,从实际操作上看,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学业水平及精力的有限性,“两手抓”实际上很难具备可操作性。不要轻信“高考、留学两不误”。毕竟高考是一个长久累积和拼搏的过程,需要考生们悉心准备,全力以赴。而留学也一样,需要明确的留学目标和清楚的留学规划。所以,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提前做好求学道路的选择,是选择高考还是出国留学都需要提早思考,提早准备。留学并非是高考的“备胎”,也不应该被看作一种学历的跳板,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